伴隨著輕微的馬達聲,一個長相奇特的機器人,懸停在一臺電力控制開關柜前,緩緩伸出長“鼻子”貼向柜面。幾乎是同時,位于后方控制室的終端屏幕上,顯示出檢測區域局部放電的測試數據。檢測到數值處于正常區間,機器人收回“鼻子”,沿著軌道,向下一個工作點繼續移動……
這是6月1日,在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游先行區(以下簡稱樂城先行區)的南方電網海南瓊海供電局110千伏樂城變電站內,智能巡檢機器人工作的場景。
作為我省首批建成的智能電網項目,樂城先行區智能電網項目一期目前已投運,利用實時數據、5G技術、數字電網平臺、智能巡檢機器人等一系列“黑科技”,使供電可靠率達99.999%,停電故障處理時間由30分鐘大幅縮減至300毫秒。
《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》提出,“以物聯網、人工智能、區塊鏈、數字貿易等為重點發展信息產業?!薄敖ㄔO智慧海南?!弊鳛橹腔酆D系囊徊糠?,海南智能電網正全面融入海南“新基建”的建設發展中,為自貿港建設提供更好的營商環境。
并且,我省計劃在2021年前基本建成省域智能電網,實現全省年戶均停電時間降至8小時以內,達到國內一流水平??梢灶A見的是,未來海南人民的用電質量將大幅提升。
A這是新一代電力系統
在傳統電力系統基礎上,智能電網集成了新能源、新材料、新設備及先進的傳感技術、信息技術、控制技術、儲能技術等
在110千伏樂城變電站內,有一臺利用軌道開展工作的智能巡檢機器人。雖然被叫作“機器人”,它卻只有兩只大大的“眼睛”和一個能伸能縮的“鼻子”。
機器人的兩只“眼睛”分別搭載紅外熱成像儀和可見光攝像頭,“鼻子”則搭載了局部放電測試儀等。這一套組合設備,可以實時采集變電站內設備的溫度、地電波、超聲波、開關狀況、高壓室環境等信息,并回傳到總控中心后臺。
“別看它小,卻是我們的好助手?!笨粗鴻C器人“一絲不茍”地執行工作,瓊海供電局變電管理所官塘巡維中心站長李欣自豪地說,運維人員只需要預設好巡檢點和巡檢路線,就能通過主控室對機器人一鍵下達巡檢任務。
機器人巡檢變電站設備時,還能同時執行多個任務。李欣說,機器人采集到的數據若有異常,系統會發出報警信號,提醒運維人員采取相應對策,“在它的幫助下,我們實現了對變電站設備運行情況的24小時監控。這在以前是完全無法想象的?!?/span>
通過應用先進技術,能實現許多以前不可能完成的任務,這也是李欣對智能電網的認識?!?10千伏樂城變電站還應用了先進的微環境控制系統,能夠自動監控變電站匯控柜、機構箱及端子箱內的溫度、濕度、凝露等環境要素,并智能地采取應對措施。這在以前也是無法做到的?!崩钚勒f。
那么,在有了應用機器人輔助的智能電網項目后,電網運維工人的工作發生了啥變化?
6月1日當天,在110千伏樂城變電站文治開閉所,瓊海供電局配電管理中心配電運維二班班長劉大榮和安全員張國剛,正在對開閉所內的設備運行情況進行人工巡查。
自樂城先行區智能電網項目一期建成后,兩人前來現場巡查的次數屈指可數。但這并非他們對巡查工作不上心?!耙驗橹悄茈娋W建成后,后方控制室實現了全程線上監控,一般情況下已經不需要人工介入了?!眲⒋髽s說。
在傳統電網時代,劉大榮和張國剛需要定期巡檢線路上的各類設備?!拔覀兪鄠€人,要巡查五六個鎮的設備,工作量非常大。智能電網應用后,覆蓋的區域內都不再需要進行人工日常巡檢了?!眲⒋髽s說。
在他看來,智能電網的定義,就是在電網運行中,盡可能減少人工介入,讓更多工作從一線轉入后臺,“現在我們也在大力培養熟悉后臺操作的運行人員,相信隨著智能電網的全面鋪開,未來一線人員的大量工作將被計算機接替?!?/span>
事實上,智能電網從發電端到輸電和變電端,再到配電側以及用電端等,均應用了目前Z·先進的技術手段,集成新能源、新材料、新設備,以及先進傳感技術、信息技術、控制技術、儲能技術等。作為新一代的電力系統,智能電網具有高度信息化、自動化、互動化等特征,可以更好地實現電網安全、可靠、經濟、高效地運行。
B這是能自動化運作的智慧平臺
信息技術使電力流和信息流雙向互動,幫助智能電網獲得設備快速定位、運維軌跡跟蹤等功能
為何智能電網應用后,能極大降低人工巡檢的工作量呢?這可不僅僅是機器人的功勞,背后還有信息技術這一“功臣”。
“在智能電網項目中,數據無處不在?!杯偤9╇娋纸ü苤行捻椖拷浝碓εe例介紹,接入開關柜、電纜等設備本體的監測裝置和局部放電傳感器,可在線監測配電設備的運行情況;連接配電房、電纜溝等設施的溫濕度傳感器和控制器,可在線監測設備運行的環境;而智能門禁、煙霧傳感器、氣體滅火裝置,則可實現對設施的安防保障。
這些監測結果形成的大數據,構建起了一個龐大的物聯網,代替人工實現了對設備運行的24小時實時監控。